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高希均、賴永海力讚星雲大師 改善人心的領航者
2016-04-25
星雲大師登臨江蘇揚州鑑真圖書館揚州講壇,主講「 禪的生活文化」,許多嘉賓、政府官員紛紛前往聆聽。鑑真圖書館館長賴永海、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,分別於4月23、24日代表致詞。
「一生念經濟、關心教育、嚮往和平、追求文明的高希均在人間佛教中,看到星雲大師將此4個觀念同時彰顯。」高希均表示,對於大師所說「出生於揚州、出家於宜興、弘法於台灣」,他幽默地述說自己和大師也有類似生長環境的際遇,生於南京、長於江陰、蘇州、上海。之後到台灣讀書,又前往美國留學、教書,所以人生有一半在台灣,一半在美國。
對於大師的景仰,高希均以行動表示。他分享,在美國專門研究經濟學,經常會撰寫有關學者的論述。但是每位學者的篇幅都只有1至2篇而已,唯獨大師的人間佛教讓他整整寫了15 篇之多。每次看到大師的文章、聽開示,乃至其言行身教的示範與教導,都令人獲得大改善。「大師是改革社會、改善人心的領航者,是揚州人的光輝」。
高希均以「人間紅利」形容大師60幾年來對社會的貢獻,他解釋,大師領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,因此海內外形成一股和諧、善良的力量,這就是人間紅利。並再度強調人間佛教處處有溫暖。
賴永海則讚揚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主流,大師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佛教界領袖,以佛法開啟人生智慧,進而超越智慧人生;將漢傳佛教推向全世界的貢獻,絕對是前無古人,不但讓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,也讓中國僧人、文化人的夢想實現。
賴永海進一步表示,大師的演講啟發極大,傳授智慧、科學、多元與立體的方法,從佛陀的般若智慧到禪的啟迪智慧、淨化心靈,用通俗、生動的故事傳遞禪法,在大師演講中,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「禪雖是無形,但作用是極大的,是無用之大用。」
「一生念經濟、關心教育、嚮往和平、追求文明的高希均在人間佛教中,看到星雲大師將此4個觀念同時彰顯。」高希均表示,對於大師所說「出生於揚州、出家於宜興、弘法於台灣」,他幽默地述說自己和大師也有類似生長環境的際遇,生於南京、長於江陰、蘇州、上海。之後到台灣讀書,又前往美國留學、教書,所以人生有一半在台灣,一半在美國。
對於大師的景仰,高希均以行動表示。他分享,在美國專門研究經濟學,經常會撰寫有關學者的論述。但是每位學者的篇幅都只有1至2篇而已,唯獨大師的人間佛教讓他整整寫了15 篇之多。每次看到大師的文章、聽開示,乃至其言行身教的示範與教導,都令人獲得大改善。「大師是改革社會、改善人心的領航者,是揚州人的光輝」。
高希均以「人間紅利」形容大師60幾年來對社會的貢獻,他解釋,大師領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,因此海內外形成一股和諧、善良的力量,這就是人間紅利。並再度強調人間佛教處處有溫暖。
賴永海則讚揚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主流,大師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佛教界領袖,以佛法開啟人生智慧,進而超越智慧人生;將漢傳佛教推向全世界的貢獻,絕對是前無古人,不但讓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,也讓中國僧人、文化人的夢想實現。
賴永海進一步表示,大師的演講啟發極大,傳授智慧、科學、多元與立體的方法,從佛陀的般若智慧到禪的啟迪智慧、淨化心靈,用通俗、生動的故事傳遞禪法,在大師演講中,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「禪雖是無形,但作用是極大的,是無用之大用。」
最新消息
旗山禪淨與里長有約 攜手社區共創新願景
2025-09-11世界佛教童軍會 佛光童軍團長獲選主席
2025-09-11中天寺供僧道糧總回向 領納人間佛教傳燈錄
2025-09-11明德分監孝親報恩 收容人感恩懺悔祈願
2025-09-11中興社區一社區一蓮花 分享如何面對壓力
2025-09-11大洋洲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講座 探索台灣佛教新出路與推動兩岸佛教交流
2025-09-11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與文人3-3
2025-09-11南天寺出席Illawarra文化日 共同建設健康和諧的社區
2025-09-10西來寺紀錄片首映 超越建築凝聚人心
2025-09-10佛法進入高雄監獄 百位受刑人感念親恩懺悔重生
2025-09-10
相
關
消
息
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⑳ 2025-09-07
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⑲ 2025-09-06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與文人3-3 2025-09-11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與文人3-2 2025-09-10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與文人3-1 2025-09-09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經義】佛法滿人間.花開見佛 2025-09-08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-4 2025-09-05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-3 2025-09-04